“韦神”刚开账号就遭碰瓷让“流量碰瓷”碰得“头破血流”刚开一秒传奇
来源:O13传奇私服网站 | 更新时间:2025-8-20
韦东奕刚在短视频平台开通个人账号,就遭遇一场荒诞的“流量碰瓷”:“韦东奕严选”“韦神女友”等账号扎堆涌现,有人用同款头像卖“高考幸运绳”,有人借名字蹭热度引流。尽管涉事账号在舆论压力下匆匆更名、下架,但这场闹剧背后,暴露出流量时代的深层病灶:当“纯粹的学术偶像”沦为“流量猎人”的猎物,我们该如何让“蹭热度”的歪风,不再污染网络空间的“干净空气”?
(6月8日《中国青年报》新媒体)
近日,北大“韦神”韦东奕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个人账号,并发布了一条短视频。与此同时,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些名为“韦东奕严选”“韦神”“韦神女友”的账号,甚至有人使用韦东奕同款头像趁机卖货。其中,账号“韦东奕严选”拥有18.7万粉丝,该账号在高考首日发布图文信息,带货9.9元的高考幸运绳。
“流量碰瓷”屡禁不止,其实病灶在“逐利无边界”,根源在“治理缺牙齿”。韦东奕遭遇的闹剧,不过是互联网“蹭热度”乱象的冰山一角。从“模仿名人言行”到“冒用身份带货”,这类行为之所以顽固,在于三重治理困境:法律边界模糊化;平台责任空心化;违法成本低廉化。杜绝“韦神们”被消费,不能仅靠公众愤怒与舆论谴责。
韦东奕开通账号的初衷,是“建立真实可控的窗口。
拎着矿泉水、揣着馒头的朴素形象,横扫国际数学竞赛的耀眼履历,让韦东奕成为社交媒体上罕见的“非娱乐化顶流”。他身上“不被流量裹挟”的纯粹感传奇私服,恰恰戳中了公众对“过度商业化”的审美疲劳。而这,也成了投机者眼中“无需成本的流量富矿”。例如,“韦东奕严选”用9.9元的“幸运绳”收割流量,本质是利用公众对韦东奕的信任“空手套白狼”。法律专家指出,刻意贴近本名、使用相似头像的行为,已涉嫌侵犯姓名权与肖像权,而这类侵权行为往往取证难、维权周期长,让投机者抱着“蹭到即赚到,被罚算倒霉”的侥幸心理。